首页 > AG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AG亚游·官方平台|从神农架到坎儿井 全球21处新增遗产地巡礼(图)

发布时间:2025-10-17 11:26:55    次浏览

第40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世界遗产大会)17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闭幕,会期比原计划缩短了3天。本届大会15日和17日审议通过了21处新的世界遗产地,其中包括中国广西左江花山岩画艺术文化景观和湖北神农架。截至目前,世界遗产地总数达1052处,遍布世界165个国家。中国拥有世界遗产地50处。12处世界文化遗产包括: 中国广西左江花山岩画艺术文化景观的资料照片。新华社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提供)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中国)——花山岩画位于中国西南边陲地区的陡峭岩壁上。这38处岩画展现的是骆越族人生活和宗教仪式的场景,这些绘制年代可追溯至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2世纪的岩画与其依存的喀斯特地貌、河流和台地一起,使人得以一窥过去在中国南方盛行一时的青铜鼓文化仪式的原貌。这一文化景观如今是这种文化曾经存在的唯一见证。 新增遗产项目——印度那烂陀寺考古发掘遗址的资料照片。新华社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提供)那烂陀寺考古遗址(那烂陀大学),比哈尔邦那烂陀(印度)——那烂陀寺遗址位于印度东北部的巴哈尔邦。遗址由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3世纪存在于此的寺庙和佛学院遗留下的古迹组成,包括窣堵坡(坟冢),舍利塔,寺庙(僧房学舍),以及重要的墙画、石刻、金属器物等艺术作品。那烂陀作为印度次大陆上最古老的大学而引人注目,其作为有序的知识传递场所存续长达800年,发展的历史见证了佛学宗教化的过程,以及寺院和教育传统的繁荣。 新增遗产项目——伊朗波斯坎儿井的资料照片。新华社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提供)波斯坎儿井(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在伊朗干旱的地区,坎儿井这一古老水利系统的支持使得农业和定居成为可能。坎儿井利用重力,将上游河谷的水通过长达数千米的地下暗渠引到下游。构成这个水利系统的不仅有组成这一遗产地的11条坎儿井,还有工人休息区,小水库以及水磨坊。时至今日仍在实行的传统管理方式,使当地得以可持续地平均分配和共享水源。坎儿井是干旱气候下沙漠地带传统文化和文明的独特证明。 新增遗产项目——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南马都尔遗址的资料照片。新华社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提供)南马都尔:东密克罗尼西亚庆典中心(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南马都尔位于波纳佩岛的海岸沿线,由多达99座人工建造的岛构成,建岛材料是玄武岩石块和珊瑚块。岛上承载着诸多宫殿、寺庙、陵墓和石筑居所残迹,建成时间约在公元1200-1500年间,时值太平洋岛屿文化活跃的时期,这些遗迹正是绍德雷尔王朝的庆典中心。这处遗址建造规模之大、技艺之精湛,巨石建筑之密集,都展示了那个时代繁复的岛屿社会民间风俗和宗教仪式。 新增遗产项目——波黑、克罗地亚、黑山和塞尔维亚联合申请的大型中世纪墓葬群斯特茨奇的资料照片。新华社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提供) 新增遗产项目——希腊菲利皮(也译腓立比)考古遗址的资料照片。新华社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提供) 新增遗产项目——西班牙安特克拉石坟的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提供) 新增遗产项目——土耳其阿尼考古遗址的资料照片。新华社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提供)阿尼古城位于亚美尼亚与土耳其边界,属于土耳其北部城市卡尔斯地区管辖。公元10世纪和11世纪时亚美尼亚人曾在阿尼古城居住,14世纪在土耳其的统治下被迫离开,古城就此废弃。由于未能妥善保护,阿尼古城经常遭到洗劫和破坏。2010年全球遗产基金将阿尼古城列为全球12处濒临消失的文化遗产之一。2013年以来,当地文化部门陆续开始整理阿尼古城城墙遗址和部分原亚美尼亚教堂遗存。新华社记者魏大方摄 新增遗产项目——英国直布罗陀戈勒姆岩洞的资料照片。新华社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提供) 安提瓜和巴布达:安提瓜造船厂和相关的考古遗址(图片来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 阿根廷,比利时,法国,德国,印度,日本,瑞士:勒·柯布西耶的建筑作品勒·柯布西耶是20世纪最著名的建筑大师、城市规划家和作家,被称为“现代建筑的旗手”,是功能主义建筑的泰斗,被称为“功能主义之父”。(图片来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 巴西:Pampulha现代建筑(图片来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新增6处世界自然遗产如下: 神农架大九湖高山湿地风光(2016年1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杜华举 摄湖北神农架(中国)——神农架位于中国中东部湖北省。这处遗产地由两部分构成:西边的神农顶/巴东和东边的老君山。这里有中国中部地区最大的原始森林,是中国大蝾螈、川金丝猴、云豹、金钱豹、亚洲黑熊等许多珍稀动物的栖息地。湖北神农架是中国三大生物多样性中心之一,在19和20世纪期间曾是国际植物收集探险活动的目的地,在植物学研究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迷斯塔肯角(加拿大)——这处化石遗址位于加拿大东部纽芬兰岛的东南尽头,是一处长达17公里的狭长地带,有崎岖的沿海峭壁地貌。这片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大型化石群可追溯至震旦纪(5亿6千万-5亿8千万年前),勾画出地球生命演化史中一个极端重要的转折:微生物主导进化30亿年后,更大、更复杂的生命体开始出现。(图片来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 Revillagigedo群岛(墨西哥)——这片群岛位于太平洋东部,由四座岛屿及其周边水域组成:圣贝内迪克托、索科罗、罗卡帕蒂达和克拉里翁岛。群岛是海底山脉的组成部分,露出水面的海底火山顶就是岛屿。群岛为海鸟等许多野生物种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地。岛屿周边水域中生活着巨型鬼蝠鲼、鲸鱼、海豚和鲨鱼等丰富多样的大型浅水物种。(图片来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 Sanganeb国家海洋公园和Dungonab海湾—Mukkawar岛国家海洋公园(苏丹)——这片遗产地由两个独立单元构成,Sanganeb位于苏丹海岸以外25公里,是红海中部一座孤立的珊瑚礁和唯一的环状珊瑚岛;另外一部分是位于苏丹港北部125公里的Dungonab海湾和Mukkawar岛,这里有非常多样的珊瑚礁、红树林、海草床、沙滩和小岛构成的生态系统,为海鸟、海洋哺乳动物、鱼类、鲨鱼、海龟及巨蝠鲼提供了栖息地。全世界很大一部分儒艮都在Dungonab海湾栖息。(图片来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 卢特沙漠(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又名Dasht-e-Lut,位于伊朗东南部。在六月至十月间,这一亚热带潮湿地区经常有大风,使沉积物输送堆积,造就了大范围的风蚀景观,呈现出极为壮观的风蚀雅丹地貌(大规模起伏的垄脊),还有广袤的石漠和沙丘。这处遗产地代表了一种典型地质过程。(图片来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 西部天山(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这处跨国境遗产地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山脉之一,天山山脉。西部天山位于海拔700米至4503米地带,地貌多样,生物种群极其丰富。这里不仅以多种水果作物的发源地而拥有世界性的重要地位,而且还拥有多样的森林类型和独特的植物群落体系。(图片来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新增3处自然和文化混合遗产: Ennedi 高地:自然和文化景观(乍得)——砂岩结构的Ennedi高地位于乍得的东北部,长年的风力和水力侵蚀将这里塑造成以峡谷和河谷为特征的高原,呈现出壮观的峭壁、石拱和岩钉景观。在这些巨大的峡谷中,水的长久存在对于支撑高地的生态系统,繁育植物群和苔藓群,以及保障人类生活,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洞穴、峡谷、居所的岩石上绘制着或雕刻着数以千计的图画,展示着撒哈拉地区最大规模的岩画艺术。(图片来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 伊拉克南部Ahwar:生态多样性避难所和美索不达米亚城市遗迹景观(伊拉克共和国)——位于伊拉克南部的Ahwar遗产地由七部分组成:三处考古遗址和四处湿地沼泽。Uruk和Ur的城市考古遗址和Tell Eridu考古遗址构成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南部苏美尔文明的城市和聚居地遗迹,这一文明于公元前2000-3000年间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湿地三角洲地区兴盛。伊拉克南部Ahwar—也叫伊拉克沼泽十分独特,是极度炎热和干燥环境下世界上最大的内陆三角洲系统。(图片来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 印度:Khangchendzonga国家公园(图片来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来源:新华网